【职引未来】以青春之我,铸就强国之技
【职引未来】
编者按: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,职引铸强创历史新高。未青如何帮助青年学子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,职引铸强十全十美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未青焦点。为此,职引铸强光明网特别推出“职引未来”系列报道,未青邀请专家学者、职引铸强头部企业高管、未青职场新锐等人士,职引铸强通过政策解读、未青行业洞察、职引铸强一线讲述等多维视角,未青为青年求职群体提供就业指引,职引铸强搭建“校企衔接”桥梁。未青
本期,职引铸强十全十美网山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赵凤文表示,青年学子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在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答卷。
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。近年来,山东职业学院城市轨道学院以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群为核心,构建起政行企校协同育人、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,为全国21座城市输送了8000余名技术骨干。
“当前我国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轨道交通、智能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。”山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赵凤文表示,新一代青年学子肩负着服务强国战略的使命,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在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答卷。
随着时代发展,新业态、新职业不断涌现,青年学子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。
赵凤文认为,面对就业市场的新变化,广大学子既要脚踏实地,珍惜传统岗位的“铁饭碗”,更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,增强手握“金刚钻”的底气。她建议青年学子积极参与访企拓岗等促就业活动,拓展就业渠道,拓宽就业视野。此外,职教学子还可通过“3+2”本科贯通培养等方式,提高学历层次和职业竞争力,提升职业发展“天花板”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推进教育数字化,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、学习型大国。
“大学毕业不是终点,而是新征程的起点。”赵凤文强调,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,青年学子要践行终身学习理念,树立“成长型思维”,在岗位上坚持“教学做”合一。
寄语学子:
期待同学们在职业生涯中,既能成为技术能手,更能成长为现场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。
(光明网记者邱晓琴)
[ 责编:杨帆 ]本文地址:http://qingyuan.70man.com/news/95f5799847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